近日,《法治日报》记者走进南昌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工程项目专区,只见多个窗口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操作电脑,现场少有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。
“现在很多材料在网上即可提交,不需要再跑窗口了。”工作人员的一句话,道出了这里略显冷清的原因。
与窗口的冷清相比,项目审批的速度却一点没落下。以建筑规模6.5万平方米的南昌VR科创城展览馆项目为例,建设单位从拿地到建成投入使用,仅历时258天(同等规模项目日常耗时1095天),从用地到验收全流程审批仅34个工作日,让项目至少提前6至8个月开工建设,节约财务成本两亿元。
南昌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发展规划科副科长钟海东告诉记者,南昌充分借助全市政务服务、大数据等集成优势,以受理和审批办理相分离为原则,全面设立综合窗口,实行“前台综合受理、后台并联审批、统一窗口出件”,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,进一步优化流程环节、精简申请材料,事项精简率累计达63%。
项目建设跑出“加速度”离不开制度上的创新。近年来,南昌市聚焦建设项目审批“繁慢忧”三大难题,采用“六多+两联”(多审、多规、多介、多测、多评、多证多系统,联合图审、联合验收)集成模块合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,并配套对接国家和省工程审批管理系统、投资在线监管平台、江西“住建云”、江西政务服务网、江西省数据共享平台人口库法人库等10个业务系统,实现全市一网申报、统一受理、同步审批、实时流转、跟踪督办、证照共享、限时办结。
自“六多+两联”实施以来,南昌市已整合12个专题、216个图层的空间规划,协同解决147个项目的生成难题,因用地和规划冲突造成的审批“难题”大幅度减少。原需500余份的报审资料压缩至工程建设4个阶段各一张申请表单,并联办理多个审批事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