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金回笼不成反入狱:私自转移查封设备的前前后后
在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眼中,这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件。张某,一个经营酒吧的商人,因经营需要借款,却因无力偿还而被债权人起诉至法院。经过一系列的法律程序,判决生效后,债权人前来申请强制执行,法院依法查封了一批经营设备,并指定了张某作为保管人。
然而,当法院准备处置这些设备时,却发现部分设备已经不知所踪。经过调查,法官惊讶地发现,这些设备竟然已被张某私自变卖,无法追回。在明知案涉设备被查封的情况下,张某仍将设备出让给他人,涉嫌构成非法处置查封财产罪。
“当听到部分设备被转移的时候,我跟书记员都非常惊讶。”案件执行法官回忆道,“设备是我们查封时当面跟他一件一件清点的,并且非常严肃地告知他相应的保管义务及法律责任,在他签署的查封扣押清单上也明确载明了相关注意事项及法律后果。”
这起案件不仅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,也凸显了非法处置法院查封财产的严重性。法院对此表示严厉打击,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已经将15人移送追究刑事责任,以维护司法权威,及时兑现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。
张某的故事并非个案。近年来,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不断加强司法执行力度,严厉打击各种非法处置法院查封财产的行为。这其中,张某因犯非法处置查封财产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,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面对法院查封的财产时,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不得擅自转移、变卖或处分。否则,我们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。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的基本法律原则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