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3·15”国际消费者权益日:聚焦2024年消费投诉热点问题



随着“3·15”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到来,社会各界再次将目光投向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重要议题。据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2024年消费投诉举报统计分析显示,我国消费市场中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,其中电商“智能客服”、服装鞋帽质量、直播带货以及车载软件等问题尤为突出。


在过去的一年里,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862.5万件,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%。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我国消费市场的活跃程度,也揭示了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扰。其中,售后服务问题连续两年位居投诉榜首位,投诉量均超过400万件。消费者普遍反映,部分商家在退款、发货以及履行“三包”义务方面存在明显不足,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

电商平台作为现代消费的重要渠道,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购物体验。然而,近年来电商平台的“智能客服”却备受消费者诟病。据统计,2024年关于“智能客服”的投诉同比增长了56.3%。消费者普遍反映,“智能客服”往往答非所问,无法有效解决消费者的问题,而人工客服又难以联系上,导致沟通效率低下,严重影响了消费体验。这一问题亟待电商平台加强技术投入和人员培训,提升客服质量,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。


在网购服装鞋帽类商品方面,羽绒服和羊毛(绒)衫的投诉量增长迅速。羽绒服投诉同比增长40.3%,主要问题集中在填充物含量不实、质量不佳以及虚假宣传保暖性能等方面。而羊毛(绒)衫的投诉量也同比增长了12.3%,主要问题是不含羊绒或远低于标注含量、水洗标或吊牌造假等。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,也对电商平台的信誉造成了不良影响。


此外,直播带货作为新兴的购物方式,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。虚假宣传、质量“翻车”、退换货困难等问题频发,使得消费者对直播带货的信任度大打折扣。据统计,2024年平台接收的直播带货相关投诉举报同比增长了19.3%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车载软件成为今年消费投诉的新焦点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,消费者对车载软件的需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。然而,智能辅助系统失灵、中控黑屏、未经消费者同意单方面“锁电”等问题频发,使得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满意度有所下降。


综上所述,消费者权益保护仍任重道远。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,加强监管力度,提升服务质量,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更加安全、放心的消费环境。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