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准预警涉外司法风险,为涉外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
近日,东莞市第二法院在处理一起涉外案件时,总结经验,精准预警涉外司法风险,为涉外企业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参考。
据了解,芙某公司曾与一家阿联酋公司因为国际货物买卖计价发生争议,阿联酋公司拒绝支付货款。经过调查,阿联酋并非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》的缔约国,因此无法按照该公约解决纠纷。这一情况使得芙某公司在诉讼中陷入了被动局面。
东莞市第二法院在处理这一案件的过程中,发现涉外涉台港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,由于交易行为不规范、证据意识不强等原因,容易陷入各种风险“坑”。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防范风险,该法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形成了《关于辖区制造业重点企业的涉外案件调研报告》,并先后印发了涉外涉港澳台诉讼风险提示书、法律风险防范提示书、涉外涉港澳台审判十大典型案例。
这些文件旨在帮助企业提前防范涉外风险,避免在经营过程中陷入不必要的麻烦。这些案例涵盖了合同签订、货物交付、货款支付等多个方面的问题,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和风险警示。
“李法官,你们这一次发布的《涉外涉港澳台审判十大典型案例》真的非常有价值,我可以将这些案例分享给会员企业,让他们能够从中学习,避免在经营中‘掉坑里’了。”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负责人表示。
总的来说,东莞市第二法院通过总结经验,精准预警涉外司法风险,为涉外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这一做法不仅有助于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,也有利于促进涉外法治环境的完善。相信在法院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,东莞的涉外法治环境将越来越好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